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

【藝術家】李小龍 - 生活的藝術家



   亞主任要介紹一個   今天賽大家眾所皆知的人物-李小龍!為什麼要在好哆粒藝文誌上介紹他呢?請看下去!!
      最近幾天賽亞主任很認真的在看李小龍的電視劇"李小龍傳奇",影集裡詳細的介紹李小龍一生的學習及發展,從他學習詠春拳至他到美國發展出截拳道的過程,相當的令我肅然起敬,或許有些部分被媒體加以濕潤甚至誇大,但是從影集中的一些細微片段可以很清楚的理解李小龍對於"創作"這件事情的態度,可以從中看到李小龍對於武術的執著、創造的野心,還有思想上的靈活等等,對當代藝術的創作者相當的有幫助!
      李小龍表示,截拳道是武道哲學,旨在指引人走上自我解放、思想解放、心靈解放的自由之路。
      李小龍從實戰出發,以中國武術詠春拳之拳法為技術基礎,吸收世界各派系搏擊術之精華,以武入哲,創立截拳道武道哲學。這種武術觀念,在當時專以套路為主的中國傳統武術環境,有極為重要的價值與意義。1996年1月10日於美國華盛頓西雅圖由李小龍遺孀琳達、女兒李香凝聯同13名李小龍親傳弟子,5名第二代門人組成「振藩截拳道」(Jun Fan Jeet Kune Do)核心。其後,李小龍遺孀琳達夫人在《振藩截拳道與截拳道》一文中,強調對「振藩截拳道」的唯一定義是:李小龍畢生所學習及教授的技術(包括物理和科學技術)及哲學(包括心理、社會及靈性上的學問),振藩截拳道的精要所在是李小龍綜合其畢生格鬥的理論、技巧、訓練方法及思想精神,是李小龍通過武術而達到的個人進化及自我啟發的過程。此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對「振藩截拳道」最精當的定義。(參閱琳達夫人論文《振藩截拳道與截拳道》)
本文擷取/維基百科  
     「李小龍是一位非常有學問的人,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,讓一個事實式情境教曉他更好地認識自己。作為一名讀書人,他能運用知識學問進行反思,使智慧成為修身養性的工具。作為一位哲人,他能將自己的具體藝術真諦更廣泛地運用於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,真實地活著。李小龍的真正超凡特點是,將所學的內在化或生活化時,能同時傳達他的學習過程,無論他是在教學、表演、寫作還是說話,他都能展示自我發現的個人之路。就像他所說的,他在武術和電影中的形象,都是『簡單而誠實地反映他』從表面上看, 這是一種個人魅力,而從深一層的角度來看,這種能裸露靈魂的魄力堪稱藝術之魂。就像米高安哲羅從一堆大理石中雕琢出大衛,而李小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大衛,敞開內心靈魂的層層外衣,向世界展示真我。」
本文擷取/蓮達(李小龍遺孀)
      李小龍認為,我們所謂的空手道、柔道、中國武術...等,都是格鬥技術的一部份,都包含在所謂的武術 (martial arts) 之下︰
      武術 (martial arts) 包括所有的格鬥技術 (combat skill),例如空手道、柔道、中國功夫...或者中國武術 (Chinese boxing)...隨便你怎麼稱呼它...它們都是搏鬥中的格鬥形式 (combat form of fighting),當然還有合氣道、跆拳道...等等。
接著李小龍更直接了當的表示,他並不拘泥於任何一種武術的形式或風格︰
      事實上我並不教空手道,因為我一點也不相信形式 (style),我不相信有所謂的中國式的打法,或日本式的打法,或者其它任何形式的打法,除非人們有三支手、四條腿,那樣就會有不同的打鬥方式,但基本上我們都只有雙手雙腳。
      形式容易造成隔閡,因為它們有自己的教條,這些教條就變成不可違背的真理。但是如果你不懂形式...好比我...身為一個人,我將如何真實且完整地表達自我?這樣的話你就不需要創造任何招式,因為你已經將招式的本質融會貫通了,這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...當我們談到搏鬥 (fighting)...這是沒有規則的,你需要訓練身體的任何部位。對我而言,Okay,對我而言...武術的終極含義,就是忠實地表達自我,這很難做到。對我來說做出感覺很帥很酷的表演是很容易的,我也可做出各種很漂亮炫目的動作。但如果是忠實地表達自我,不能欺騙你自己,這真的很難做到。
本文擷取/林威利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