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8月23日 星期四

【藝術家】格哈德‧裡希特 - 我不希望模仿照片,我想創造出一幅照片。





        十九世紀,路易斯。達蓋爾(Louis Daguerre)發明了「達蓋爾銀版照相法」,改變了敘事性的藝術創作方式,讓肖像創作變得更為寫實地呈現眼前所見。而當攝影慢慢普遍之後,人們開始覺得這些照片太過於接近所謂的表面,已經慢慢無法填合內心對“寫實”的滿足;從另一方面說,「達蓋爾銀版照相法」的發明,對於繪畫發展的影響也更為自由,漸漸開始藉由攝影的基礎朝向多元性地發展與探討。 攝影的出現刺激了當時對繪畫許多既有印象,藝術家們因為攝影這道無形的高牆,一個個想從一千多年的繪畫印象翻越到未知的另一面,其中,格哈德‧裡希特(Gerhard Richter)便是如此。
        格哈德‧裡希特(Gerhard Richter)最為人所知的就是「攝影繪畫」。這些「攝影繪畫」多是取材於廣告雜誌或是報紙上的攝影照片,格哈德‧裡希特(Gerhard Richter)透過這些照片重製為自己思考過的“影像”,透過擅長的筆觸、顏色與光線來傳達格哈德‧裡希特(Gerhard Richter)的企圖。格哈德‧裡希特(Gerhard Richter)曾說:“影像是走向現實不可或缺的支柱。”他開始不斷地檢討、反省攝影與繪畫的關係,討論影像與繪畫的真實性。尤其是他剪輯了大量的業餘攝影、報章照片,大部份的「攝影繪畫」都取材於這些筆記,像是廣告設計的作業程序,預先計畫格哈德‧裡希特(Gerhard Richter)所謂的“不帶有任何情感的影像作品”。在這些刻意抽離顏色的灰色系的「攝影繪畫」就像是新聞事件簿一樣,常帶有一種無關緊要的漠視感。不過,這是刻意的,就像大部份的廣告行銷一樣,對於格哈德‧裡希特(Gerhard Richter)只是故技重施而已。格哈德‧裡希特(Gerhard Richter)特別喜歡使用業餘的攝影作品,這部份沒有太多技巧或刻意的取景方式,卻有更直接、單純的效果,基於這些最客觀的紀錄來滿足一張「攝影繪畫」。
本文擷取/黑秀網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