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藝術家】林慶芳 - 台風製造
美國意象派女詩人艾美•羅威爾(Amy Lowell)曾說:「藝術是人類表達自我的慾望,
是紀錄自身如何回應世界的慾望。」林慶芳(台風)正是最好的例子,作為備受期待的台灣新生代藝術家,林慶芳總忠實地呈現他所處的環境及其對應的自己,作品常見台灣元素如尪仔標、檳榔西施、Nissan汽車等,七年級的他混搭台客與宅男的異想,大膽挑戰高級藝術(High art)與低藝術(Low art)的界線。
此次展覽林慶芳更進一步追溯童年,以〈台風製造〉為主題檢視自我在台灣經濟起飛時期的成長經驗,「搭鐵厝」系列再現違章建築──鐵皮屋和傳統產業的城鄉景象,反思建築文化映照年輕世代的處事態度;「台風水族館」則重構社會於水中世界,化身為水中生物觀看人類,從餵養水族箱的魚探討愛的供虛應求,由不停輪轉的機器如釣魚機和旋轉盤,彰顯被物質包圍下精神的匱乏,在鮮豔豐富的色彩中追溯生命的起源與盡頭,表達對生的眷戀及死亡的嚮往;林慶芳巧用當代媒材如霓紅燈箱、噴漆等,傳達他對慾望的伸張、社會的嘲諷,亦從歷史脈絡重構感官經驗,不僅重現生命旅程,亦真實地反映台灣意識,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
本文擷取/Gallery J CHEN
是紀錄自身如何回應世界的慾望。」林慶芳(台風)正是最好的例子,作為備受期待的台灣新生代藝術家,林慶芳總忠實地呈現他所處的環境及其對應的自己,作品常見台灣元素如尪仔標、檳榔西施、Nissan汽車等,七年級的他混搭台客與宅男的異想,大膽挑戰高級藝術(High art)與低藝術(Low art)的界線。
此次展覽林慶芳更進一步追溯童年,以〈台風製造〉為主題檢視自我在台灣經濟起飛時期的成長經驗,「搭鐵厝」系列再現違章建築──鐵皮屋和傳統產業的城鄉景象,反思建築文化映照年輕世代的處事態度;「台風水族館」則重構社會於水中世界,化身為水中生物觀看人類,從餵養水族箱的魚探討愛的供虛應求,由不停輪轉的機器如釣魚機和旋轉盤,彰顯被物質包圍下精神的匱乏,在鮮豔豐富的色彩中追溯生命的起源與盡頭,表達對生的眷戀及死亡的嚮往;林慶芳巧用當代媒材如霓紅燈箱、噴漆等,傳達他對慾望的伸張、社會的嘲諷,亦從歷史脈絡重構感官經驗,不僅重現生命旅程,亦真實地反映台灣意識,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
本文擷取/Gallery J CHEN
0 個意見:
張貼留言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<< 首頁